如果是资深读者应该知道,我玩直通车,都是分词玩的,大词一个计划,其他词系一个计划
具体是怎么样操作
一般是标品或者是小类目会用大词,就是3–5个词一个计划,甚至是一个词一个计划,因为词就这么多
又或者由于预算有限,必须集中力量拉升某个词的权重,所以也会选择一个词去做,而不会去选择十个以上的词
直通车标准计划的智选词包也是一样,我也分大词+智选词包或者是多词+智选词包
不管是哪一个方式,步骤是一样的
首先用大词或者是精准词进行测试,把自定义人群添加上,先不开系统包人群
词和人群怎么样出价/溢价?
标品需要抢位的话,可以用抢位助手或者是高出价低溢价,如果是非标配,可以不抢这么前面的位置,出均价,低溢价(30%-50%)
目的就是先推广精准流量打标,把人群和产品打标,直通车计划拉升权重,累积数据
第二步是优化数据,可以把不好的关键词降价或者是删除,不好的人群降价或者暂停。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添加系统包人群,溢价多少?可以看数据,不过我一般都是系统包人群为主,所以我会比自定义人群高一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大词(单词)没有优化词的空间
对的,这个是弊端,单词不方便优化,多词方便优化。只能是通过精准匹配或者是广泛匹配来调整
哦对了,标品一般会优先考虑精准匹配,非标品会用广泛匹配。但这不是固定的,只是开始这样设置;有数据后,要根据数据来调整精准或者广泛
我们如果开广泛匹配,会发现,数据都会集中到三五个词上,所以我们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开十几,二十几个词
如果是低价引流就另外玩法,因为低价引流的核心就是词多
第三步是拉升权重,拉升权重就是靠量,点击量,成交量。如果是小类目,我甚至都不建议用付费推广,直接补单就可以,付费推广效果反而不好
这个时候再去打开流量智选词包,出价可以是低于实际ppc或者是出均价都可以,前面2天可能展现量比较小,这个时候不要太担心,仔细观察就可以
系统会有一个启动时间,如果第3天还比较小,可以考虑加价
优化投产和拉升自然搜索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智能计划优化投产是最容易的
无非是屏蔽地域,屏蔽关键词,人为操作的因素比较小
所以这里的核心点是什么?
标签,标签越精准,数据就越好,这个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广泛匹配反而比精准匹配的数据还要好的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是,智选词包的出价是什么?到底是那个为主,我觉得问题不大,如果智选词包的数据好,就稍微加价,稍稍高过实际ppc,如果不是很好就低于实际ppc,实在不行那就说明没有操作对
流量智选词包,一般都投产跟平均投产不会偏差太远